CN / EN
banner图
掌握核心技术 驾驭光的运用

行业新闻

Company News
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理论的输出地吗?

日期:2024-09-14 来源:三姆森科技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体系与质量理论的输出高地吗?
 
这绝对不是什么盲目猜测,而是基于经验历史的合理推想!
 
工业与产业研究专家林雪萍《质量简史》里就认为:
 
“谈论任何一种质量理论的诞生,其实都无法脱离当时的制造形态。而质量理论,也需要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,反复迭代和更新。”
 
“中国有着数量庞大的工厂,而质量理论一向是需要现场的洞察力,这难免让人们对中国的质量理论贡献有所期待。数字化时代正在发出新的邀请。“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理论的输出地吗?_samsuncn.com

 

 
质量理论与质量实践难以脱离。
 
作为当前全球工厂最多的制造大国,中国拥有着丰富的工业与质量实践,很多实践甚至超出了过去的理论范畴,这如何不让人畅想:中国也可能会成为质量体系与质量理论的输出地。
 
要理解这个推想,就不得不考察质量的过去和那些塑造当下制造形态的因素。
 
 
1
质量历史中的经验

 

浏览全球工业发展史,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:
 
世界工业发展史,仿佛就是一部山寨史。工业发展史上的后发国家,往往都曾当过“山寨”大国,无所不抄、无所不仿,也都曾被贴过“低价低质“的标签。不过,随着这些国家工业制造的发展,又都逐渐摘掉价格低廉而质量低劣的帽子,以“品质”享誉全球。
 
德国、美国、日本,还有现在的中国,都经历过这样的发展轨迹。
 
这种现象的背后是,英美德日等先发国家在成为工业制造大国的过程里,都曾贡献出相应的工业概念与质量体系、质量理论。
 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理论的输出地吗?_samsuncn.com

世界工业制造强国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

 
18世纪,英国人率先发起工业革命,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模式。
 
1774年,威尔金森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镗床——炮筒镗床
 
1797年,莫兹利制成第一台全铁的刀架车床——螺纹切削车床
 
莫兹利还发明测微计,从而给机器生产提供精准的测量体系
 
机床的出现,让稳定、高效的精确生产得以可能。
 
新的工业概念,也随之诞生。
 
1800年前后,惠特尼首次提出“可互换零件”的概念。
 
互换性要求零件保证极高的质量一致性,以使规模化生产得以进行。
 
这个概念对质量科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,200多年之后,依然环绕于制造界。
 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理论的输出地吗?_samsuncn.com

莫兹利发明的螺纹切削车床

 
19世纪末20世纪初,美国大机器生产时代的制造体系,根基就是“互换性”的大规模制造,而它的随附品就是“稳定的质量”
 
可互换性概念,回答了“工业化何以大规模化”的问题。
 
福特汽车的超级工厂,极致体现着规模化制造精神。
 
1913年,福特在高地公园工厂建立汽车流水线。后来又建立胭脂河一体化工厂。福特流水线的标准化,根本性地引入可互换零部件,从而使任何班次的员工都可以操作这些规格一致的部件。
 
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理论的输出地吗?_samsuncn.com

1920年代福特公司的汽车流水线

 
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理论的输出地吗?_samsuncn.com

福特公司胭脂河超级工厂
 
质量科学,正是在工业文明大规模生产的背景下逐渐形成。
 
处于繁荣期的美国制造界,涌现出了大量的质量智者和质量理论。
 
从20世纪初到80年代,美国质量大师可谓群星璀璨,质量著作琳琅满目,休哈特、朱兰、戴明、费根鲍姆、克劳士比等人接连建构起质量科学的大夏,从把统计学、二八定律等引入到质量管理,到掀起影响世界的全面质量管理、零缺陷质量管理等运动。
 
 
二战以后,美国的质量专家们纷纷前往日本授教。
 
日本人以极高的热情,疯狂吸收美国质量专家的质量思想。
 
随着日本制造的发展,日本制造界也诞生出许多的质量专家与质量理论。
 
比如石川馨和其《质量管理入门》、《质量控制指南》,赤尾洋二和水野滋则共同编著《质量功能展开:公司级的质量战略》。
 
在此过程中,享誉全球的精益生产体系诞生了。
 
大野耐一和新乡重夫等人缔造了丰田生产方式。1962年,丰田开始导入“全面质量控制”,此后又实现模具的快速切换,从而让机器几乎不停地换模,还引入根源检验法和防呆防错系统。
 
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,很好地解释了戴明和朱兰的质量理论,又是日本人实践与转化的结果。
 
日本企业大量工厂的质量实践,为质量理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。随后,日本制造形态所孕育的质量体系与理论,开始向欧美反向输出。
 
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理论的输出地吗?_samsuncn.com

大野耐一与丰田生产方式
 
德国的质量发展,与美、日存在着差异。
 
德国有着独特的工业设计传统,奉献出一批批工业设计的璀璨明星,从更前瞻性的角度,影响质量的形成因素。
 
这种独特的设计理念,试图以完善的设计,避免日后制造的质量缺陷,独辟蹊径地改善了质量。
 
 
中国早先的工业体系深受苏联的影响,特殊经济体系削弱了产品的质量特性。
 
质量科学发展滞后,工业发展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,产品质量更是降至低点。
 
1976年,唐山大地震,派往震区的汽车有20%开不动。当时11个被抽检的铲车企业,只有1个企业的产品整机性能合格。1977年机械部举行质量整顿会,第一汽车制造厂运来18辆“CA-30”越野车,只有五辆车开得起来,其它的就像死螃蟹一样,趴着不动。
 
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理论的输出地吗?_samsuncn.com

前往唐山支援的汽车车队
 
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理论的输出地吗?_samsuncn.com

中国第一辆越野车
 
质量,向来是工业思维的投射物,种瓜得瓜,立竿见影。工业化的程度,决定了对质量的认知。
 
中国改革开放后,通过市场经济重建工业体系,并开始吸收美、日等国的质量体系与理论。
 
中国质量管理的发展可谓姗姗来迟。但这一次,中国制造将带着极大的冲击力而来。
 
 
2
制造形态将何处去

 

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,是全球制造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。全球市场需求仍然处于膨胀状态,中国制造恰逢其时,迎合全球化的需求,仿佛一个世界级的发动机点火运行。
 
中国制造开始高速发动起来,它在全球的制造业增加值一路飙升,2004年超过德国、2006年超过日本之后,终于在2009年超过美国,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。作为全球工厂,中国制造成为全球贸易财富能够快速旋转的枢纽,全球跨国集团因这样的分工而挣得盆满钵满。
 
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理论的输出地吗?_samsuncn.com

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,跨国集团选择在中国建厂
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理论的输出地吗?_samsuncn.com

宁波舟山港等待发往全球各地的货物
 
然而,尽管今天中国制造不再是低质低价的代表,足以能在品质上争夺一席之地,可是,对质量理论的贡献,中国依然保持了沉默。
 
中国制造的实践,还没有与之匹配的理论贡献。
 
 
2015年,具有着重要的工业意义。
 
这一年,德国提出面向未来的“工业4.0”,随后中国提出“中国制造2025”。
 
制造业内人们兴致勃勃地热议许多话题,互联网+、5G通信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智慧工厂、智能制造等等,这些概念,预示着工业将迎来新的形态。
 
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理论的输出地吗?_samsuncn.com

小米汽车智慧工厂
 
全球新制造形态正在逐渐形成,其中有两个影响因素值得关注:
 
一是光学技术的影响。二是数字技术的影响。
 
首先是光学技术。
 
虽然质量检测只是质量体系的一个环节,质量专家往往也会强调,“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,而是生产出来的,质量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制造阶段,质量管理应从事后提前到事前控制”。
 
可是,测量或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依然不言而喻,没有精准的测量,就谈不上对质量追求极致。
 
检测方式的创新,可以在精度、效率等方面得到提高。更主要的是,现代制造,检测已不止是“事后”手段,而能够实现全流程、全过程检测,检测本身融入到制程之中,实时在线检测让“检验”与“生产”合为一体,不再是分离开的两件事。这改变了传统的检测与生产的关系。
 
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理论的输出地吗?_samsuncn.com

小米汽车工厂的在线检测
 
线/面激光、结构光、光谱共焦、三维成像、景深成像、微分显微成像、可变透镜阵列……各种光学检测技术,已在现代制造中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应用。许多制造领域,精度从毫米突破到微米、纳米。
 
比如,上世纪汽车行业享有盛名的“2毫米工程”,到现在发动机制造更是追求“2微米工程”。
 
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理论的输出地吗?_samsuncn.com
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理论的输出地吗?_samsuncn.com

三姆森运用激光、光谱共焦、微分干涉等技术,为3C、汽车、新能源、半导体等行业提供检测方案

 
 
其次是数字技术。
 
数字化重塑着工业制造形态,质量管理与质量检测大量引入算法,传统质量管理体系被重构。
 
目前,全面质量管理工具已超过400种,数字技术则让这些工具的应用变得更加简单、高效。
 
AI视觉检测,作为机器视觉的高级形态,让机器像人一样“看”并“理解”图像,又超越人眼的识别精度和速度。
 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理论的输出地吗?_samsuncn.com
三姆森基于传统算法、逻辑算法、AI算法,构建三位一体的智能检测算法体系
 
现代生产管理或质量管理,对数据有着极大的胃口。
 
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,可以充分利用整个生产过程、市场反馈过程的海量数据,让质量体系各个环节的连接变得轻松自如,质量在各个节点之间的流动畅通起来。
 
过去,全检是一件成本高昂的事情,会影响生产、交付效率,而数字化时代,光学与数字技术,让随机抽检转向全检也变得极为容易,可以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严苛的质量标准。
 
正是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,敏捷质量、早鸟质量、超级质量等理念的实现才成为可能。
 

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质量理论的输出地吗?_samsuncn.com

三姆森的质检分析平台,实现自动数据采集、实时监控、智能分析、异常处理等功能

 
质量的最新内涵,总是与工业的进化程度牢牢地焊接在一起。
 
数字经济时代,新的技术手段给质量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解决方式。
 
那么,围绕着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元素对工业制造形态的影响,能否发掘出、发展出新的质量理论和质量体系呢?
 
全球新制造形态正在形成的过程中,中国的制造业在很多领域达到了全球第一梯队水平,全球的大量工厂基地都在中国,一定有很多好的实践,质量理论向来诞生于热闹的机器所在地。
 
下一个重要的质量理论突破,应该会来自机器数据的使用,来自数字化的力量
 
中国作为最好的现场之一,对质量理论的贡献,如何不让人期待呢。
 
 
林雪萍,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、工信部智库专家,著有《供应链攻防战》《工业软件简史》《质量简史》《五菱之光:一步造车史》等书籍。


返回列表